欧阳修与百姓同乐(欧阳修和苏轼的关系)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欧阳修与百姓同乐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以及欧阳修和苏轼的关系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欧阳修与苏轼与民同乐分别体现在什么

一、苏轼的与民同乐的体现

1、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苏轼在其父的影响下,对边防大计也有过不少积极的建议,可惜却只起到了科举考试中敲门砖的作用,对消除边防大患竟丝毫无补。苏轼被贬时,仍常关心边事。

2、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奥秘

苏轼从现实出发,自己有过弃冠冕而归隐的念头,可又怎能忘情于朝政?苏轼把自己在被贬谪中的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地,从而解脱矛盾与苦闷。苏轼在理想抱负没有得到实现的时候,借老庄想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这虽有消极的一面,但能使苏轼遇事达观,超脱,心胸旷放开阔。

3、关心民生疾苦,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

苏轼在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孔孟的“仁”道。苏轼比较重视客观实际,因此,他能够关心国家命运投身政治斗争,写下许多反映国计民生的优秀作品。

二、欧阳修与民同乐的体现

1、与民众打成一片

欧阳修被贬在滁州时,经常与民同乐,丝毫没有官架子,自称“醉翁”,经常和当地的居民游山玩水,饮酒对弈,真切地与民众打成一片。

2、对待下属态随和

欧阳修为官的政策,就是对于自己的手下十分的宽容,当时的滁州,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过得十分的轻松,《醉翁亭记》就是他带着官员百姓去琅琊山游玩时而写的。

3、为官正直、自律

欧阳修是一个很自律的人,欧阳修的侄子在外地当官,要从当地带点土特产去探望叔叔,欧阳修立即给他写信,“当官的不要买地方的土特产”。欧阳修自己本身也这样做的,他在任何一个地方当干部,都不买地方的土特产,表现了他的廉洁精神。

《醉翁亭记》表现欧阳修与民同乐的句子

《醉翁亭记》表现欧阳修与民同乐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原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

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赏析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现诗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哪里体现出了与民同乐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确实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在文章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但是,再美的山水,如果没有人与他一道欣赏,也难以激发他的感情。所以他要在醉翁亭中摆下酒席宴请宾客,喝得醉醺醺的才高兴,但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高官,要想真正做到“与民同乐”是不可能的。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描述唐代永州农民被苛征重赋逼得家破人亡,宋代的农民生活状况又能好到哪里去?他们哪里能有太守那样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闲情逸致,每天到山中欣赏山光水色?即使欧阳修是一名体恤民情的清官,他也不可能具有劳动人民同样的情感,“与民同乐”只是他的良好愿望而已。

一文,拟一个下联.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司马迁和日月共存。

横批:青史留名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横批:与民同心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诸葛亮和三军共勉。

横批:忧君爱民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诸葛亮和主公一心。

横批:忧君爱民

好了,关于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和欧阳修和苏轼的关系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